Tuesday 27 September 2011

2011年7月27日

劉健威 此時此刻
嚇死台灣人.笑死上海人

每一代人對菜式的印象和定義都有所不同——認識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上海朋友,對她來說,只有上海小楊或豐裕那種大大件,四面都煎得金黃色的才叫生煎包,港台所見,無一及格。而於我來說,六十年代在尖沙咀寶勒巷下午三時出爐、較小件、底部略焦、頂端沾了些芝麻的,才是最好的生煎飽,那也許是老一代上海廚師的做法。

書展中買了本《蔣公獅子頭》,作者嚴裘麗家翁奚炎是蔣介石的朋友,蔣和軍政名人常到其家作客,尤喜歡他們做的獅子頭和老豆腐。但這本食譜所記醃篤鮮的做法,又跟今天上海人所做,大有分別。

嚴女士所做頗為誇張,材料又多又雜,計有金華火腿、百葉結、帶肉小排、雞腿、干貝、冬菇、高湯、薑葱、紹酒……更煮四十分鐘就熄火。

看了這些所謂「官府菜」,不禁搖頭,只想叫嚴小姐回水。

喝過蔣家小姐還倫的醃篤鮮,也只用新鮮和鹽醃的豬肉,哪用什麼火腿、干貝、冬菇……想想也覺荒謬,既然用上湯,還下火腿、干貝、雞腿,豈不架床疊屋?

可以想像,嚴女士做的這個所謂醃篤鮮,除了又濃又雜的肉味,什麼特色也喝不出來。

欣賞的是邵宛樹《下廚記》的做法——材料只有三樣:鮮蹄膀、鹹蹄膀(最好是冬天用花椒鹽醃製)和春筍。鹹、鮮蹄膀都汆水,然後鮮蹄膀下鍋,加水浸過蹄膀寸餘,大火燒沸,加料酒,轉小火去「篤」;一小時後加鹹蹄膀,再篤一小時,繼而將滾刀切成的春筍放入,用大火燒十五分鐘左右,不斷試味,再用小火篤一小時左右即成。

大家不妨比較兩個版本,看哪個合理一點?

醃篤鮮,吃的是鮮豬肉、鹹豬肉以慢火篤出的鮮味,兩個蹄膀的鮮味已足,哪用再加他物?故別亂信什麼官府菜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Labels

Followers

Blog Arch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