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 11 January 2010

Emily 米飯風潮與Rice Ladies

2010年1月12日

城市生活

「全 球化」(Globalization)在飲食文化的層面上,引來不少社會學學者於非正式或半正式的田野研究之中,早已將美國快餐之首「麥當勞」作研究對 象,貪其足迹遍及全球;經濟學家亦然,甚至早已創出「Big Mac Index」(巨無霸指數)。然而,當不少人都認定下一個十年的盛世在中國,那代表將會出現「白飯指數」嗎?米飯又是中國人通往飲食全球化的直通車票?也 許帶着電飯煲,可從中窺探一下。

美國制定指數

關 於「巨無霸指數」,可追溯至1986年9月推出的《經濟學人》,此後該報每年出版一次新的指數。該指數在英語國家裏衍生了Burgernomics(漢堡 包經濟)一詞。及至2004年1月,《經人》推陳出新,制定了Tall Latte Index(中杯鮮奶咖啡指數);計算原理一樣,但巨無霸被一杯星巴克咖啡取代,標誌着該連鎖店的全球擴展。其實在上世紀的1997年,該報也出版了一份 「可口可樂地圖」,用每個國家的人均可樂飲用量,比較國與國間的財富。該圖顯示可樂飲用量愈多,國家就愈富有。一切都在顯示不同地區的「購買力」。

可是,從地區餐飲文化去着眼,這些由美國人制定的指數系統,只可作有限度的參考,只因其中的生活文化落差可以很大。將指標拉回本地,飲食生活方面,一路見證香港人在這五十年之間急速成長的,其實是米飯。

國際盤中餐

香 港流行一句諺語:食米唔知價。這是用來形容那些不知道生活艱苦的人。二次大戰之後,早已富裕起來的香港人,很多都不知道「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」的道 理。記得香港綠色力量骨幹成員施鵬翔曾於2004年分享過一篇名為〈十字路口的稻米〉的文章,他寫道「稻米是一種糧食,但又不僅僅是一種糧食。它是社會, 是文化、政治、商業,是美麗的大地和社區中的人們。簡言之,稻米就是生命。」

的而且確,其實不只在中國人心目中,稻米(米飯)是生命,在以 米飯為餐飲重心的國家、地區,米飯都是他的生命所在,文化根源之一。先以中國為例,米飯是國人的主食,然而由於地理環境條件的南北差距,米食和麵食是中國 主食的兩大類型,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,以米食為主,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。

有說米麵食品起源很早(在1993年,中美聯合考古隊在 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,距今約一萬四千至一萬八千年),古代蒸米為飯,有黃黍、白黍、黃粱、白粱、稷米、稻米六種米飯。現在,中國東南方仍 以米食為主,大米製品種類繁多,如米飯、米糕、米粥、米糰、米麵、糍飯、湯圓、糉子等食品。

生活文化根本不可能跟食物割斷,所以很多關於米 飯的民間傳統習俗出現。例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,這天忌食米飯,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;而江蘇南京等地則以正月初二為米娘娘生日,人們會慶祝 一番。至於其他以米食為主的國家,如日本,於傳統文化來說,有新年時吃米製日式年糕的風俗;平常早餐亦多以米飯為主;另外,少女第一次月經後,家人會煮紅 豆飯以慶祝少女已經成長而擁有女性的特徵。一切都關乎米飯。

再看另一以米食為主糧的印度,總人口中約有65%是以稻米為主食。他們亦大量種 植水稻,印度的稻米之王稱為「印度香米」(Basmati),出產於印巴交界地區,特色是形狀細長、具有濃郁的米香。而在1997年,美國稻米科技公司 (Rice Tec Inc.)曾將此米的基因與美國長秈米品種雜交,並以「印度香米」之名出售新米,加以專利權保護,導致原種植印度香米的農民都必須向此公司付出高額的專利 費一案,相信很多人都記憶猶新。

印度人的咖喱配米飯;中國人的白米飯、蛋炒飯;中東人的小米飯;韓國人的石鍋飯;日本人的壽司飯;以至香港人的煲仔飯,都各具特色,各自擁有一種飲食文化在其中。

香港感染日本

絕 非「大香港主義」,但香港人對飲食之執着,動腦筋之快,很少人能及。我們看待米飯,是認真又自成一格的。只要看看我們如何「煮飯」,便知一二。剛剛由香港 大學日本研究系助理教授中野嘉子博士所撰寫的英文新書Where There Are Asians, There Are Rice Cookers-How “National”Went Global via Hong Kong,就以電飯煲來帶出關於米飯及全球化的議題。雖說電飯煲由日本人發明,但我仍然覺得香港人將其效果推至極點。當中,信興集團蒙民偉的付出不容置 疑。

望着兩個電飯煲,跟中野博士傾計,幕幕香港風潮,例如面對回歸問題、留學、移民、電器化家庭到電腦化時代、馬姐到外籍家傭,香港人都從 沒有放棄過「民以食為天」的宗旨。須知道,香港早被外國人冠以「飲食天堂」的美譽,香港人普遍都是愛享受美食。他們對於如何利用電飯煲這種簡單的煮食家 電,很有創意。自1955年,東芝(Toshiba)就將他們發明的電飯煲進口香港;而樂聲(National)反而是遲了幾年,於1959年才開始踏足 香港的電飯煲市場。自此,香港人由對電飯煲的好奇至接受,發揮了極度的煮食創意。

這種新時代米飯風潮是由蒙民偉所創。1961年1月,經過 蒙民偉的提案,日本樂聲將電飯煲改進,在煲的蓋子加上小片玻璃。「我們在日本是絕對不容許在煮飯之間打開飯煲蓋的!所以在煮飯之間打開煲蓋,以及加上一塊 玻璃,給煮食者觀察內裏的情況,是匪夷所思的事!」中野博士提起家鄉的煮飯規矩。「蒙先生要改造電飯煲,因為他說香港人要在白飯之間蒸蠟腸。」

想 當年,蒙民偉帶來香港的第一批電飯煲只得二十四個。即如《商城故事—銅鑼灣百年變遷》之中提到,最早來港開業的日式百貨公司「大丸」是1960年的事。即 是,由那個時代開始,日本生活文化開始植根香港。「原來日本女排及Hello Kitty都不及電飯煲對香港人的影響遠大。」中野確定地說。「在六十年代中,擁有電飯煲是香港人成為中產的表象。在日本,沒有人會特地去研究電飯煲的, 因為在日本,電飯煲不是給家人的,而只是家庭主婦之物,只是小小的一件家電,他們不重視電飯煲,不會熱愛電飯煲。」

現在,每年的電飯煲銷量 約為四千三百萬個,這樣龐大的數字,我們該怎樣去了解它的影響力?米飯的影響力,在於電飯煲不只是電飯煲。它不但給香港留學生、移民一種簡易煮食工具,更 是安定他們的心和胃的良伴。於是,電飯煲在香港不單創出銷售神話,且擴闊了日本人對電飯煲的文化眼界。

文 EMILY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Labels

Followers

Blog Arch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