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 10 January 2010

劉晉 三十歲的廚神

名家品味

《米 芝蓮2010年港澳飲食指南》已經出版了,但回響已比上年少得多,除了因為米芝蓮對港人已不是新鮮事之外,就是很多食客心目中已有自己一套飲食哲學。其實 近年網誌和飲食網站的興起已威脅到傳統飲食評論,而且過往「富貴三代方知飲食」的情況已不存在,大家的收入增加之餘,食物也變得相對便宜,人人都可在網絡 上發表自己的食評。當然,這樣的食評難免良莠不齊,而食評中能見作者的見識和品味。

今時今日的飲食世界已比二十年前擴大了─異國食材漸漸融入本土,烹調、廚具日新月異,葡萄酒已不限於配西菜,而日本清酒也不再限於配日本菜。假如梁實秋先生在世,帶他去某大型超市行一轉,恐怕他也頓時變成劉姥姥。

以筆者於小店和食客交流的印象,過五十歲老饕的飲食經驗和視野未必比三十歲左右的人多和闊,而且論識食,女性不比男性弱。

正如《茱莉對茱莉亞─隔代廚神》,片中女主角臨近三十歲,因為工作乏味、生活枯燥,所以開始了她的煮食網誌,從烹飪中領略人生。筆者身邊不乏這類 「三十歲廚神」,略舉身邊兩位女性朋友為例:一位經常把自製蛋糕的相片上載網誌,另一位每次到特別地方開餐都會把照片上載Facebook,而且每道菜都 附上詳細解說和評論,當中更有不少是海外食肆。讀這些文章和看這些叫人垂涎的照片,比讀傳統的「畀面文章」和「鱔稿」來得有趣。

究竟一個三十歲又自命識食的男人又應該擁有些什麼呢?

一、 一件心愛的廚具,可以是法國生鐵鍋子或陳枝記的九江刀﹔

二、 一道拿手的菜式﹔

三、 一套飲食哲學(似懂非懂的也行)﹔

四、 一張最佳食府清單,最少有五間餐館,最好都是不同菜式﹔

五、 至少一瓶唔捨得開的佳釀﹔

六、 一間相熟的茶餐廳、食肆或酒吧﹔

七、 一本喜愛的烹飪書﹔

八、 一檔買慣買熟的肉檔、魚檔或菜檔﹔

九、 一手好刀法(劏一條魚或斬一隻雞都唔切親手就得)﹔

十、 至少一次難忘的飲食經驗﹔

十一、 一群分享佳餚美食的饞友﹔

十二、 至少吃過一頓浪漫而昂貴的晚餐(吃完後各自回家的不算)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Labels

Followers

Blog Arch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