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 4 May 2014

賞味:無師自通 傳統粵菜  江獻珠的飲食人生

「今日坊間的中菜,已遠離往日的標準,東西南北中西交集,只求出位招徠,罔顧源流,長此下去,定必有如基因改造食物,再不能回復本相了。」這番話,是出自江獻珠。
她是九十年代飲食界的代表人物,是江太史江孔殷的孫女,亦是陳夢因的徒弟,多年來專心鑽研飲食文化,著作食譜,撰寫專欄,肩負言責,維護正宗粵菜。有說粵菜以廿多卅年前的口味最是難忘,今天這位嫡傳飲食家,將過往的食譜菜式重現於本地食壇,讓我們尋回失落多時的好滋味。
記者:何嘉茵
攝影:劉永發
當年,本地的飲食世界較現在狹窄得多。六十年代,中文飲食書只有第一代食家陳榮的《入廚三十年》和陳夢因的《食經》,後得江獻珠將其重新整理為食譜,並把粵菜經典的太史名菜重新演繹,在食譜內加入製作過程及相片,使粵菜源遠流長的傳統得到有系統的保存。為了向江獻珠忠於傳統及嚴謹的態度致敬,留家廚房根據她多年鑽研的食譜烹調,設計出「珠璣小館宴」,菜單中的九道菜,全部由江獻珠親自指導及試味,務求做到原汁原味,而今次菜式將長期列於餐牌內。「今次挑選的菜式,所選的大多是廣東古法手工菜,食材雖簡單,卻十分花工夫。我們盡量跟足江老師的食譜,菜式做到有八成相似,希望重現三、四十年前的傳統粵菜味道。」老闆劉晉說。

手工菜求形神俱備

翻看江獻珠的著作,她不下一次形容自己「固執擇善」,自嘲是標準老頑固的典範。每當發表一個食譜,她堅持要以真相示人,菜煮成後不會加入包尾油及作任何修飾,或在電腦上作特別處理,可見其嚴謹的飲食態度。「我出身飲食世家,慣吃精細的東西,一盤簡單不過的粗菜,下廚的人也要精心細做,不容馬虎。」她曾說。
「珠璣小館宴」中的「太史戈渣」乃江獻珠最愛的其中一道菜,是配以老火雞湯炸成的鍋炸鹹點,現在仍堅持把它做下去的酒樓菜館,只有福臨門和家全七福。此菜幾近失傳,除了因為工夫繁多,本身難度亦高,過程中要做到一絲不苟不是易事。湯底的優劣是決定此道菜好壞的關鍵。上湯用料要精,用老雞、金華火腿等材料熬八、九個小時,以取其濃味;粟粉份量比例要很準確,若粉太多,其質感會硬,相反,便炸不成形。最後,是炸油要寬,火要旺,油溫要在攝氏二百零五度左右,此菜若不用心做只會落得形神俱欠。

家常食材還原真味

值得懷念的食物,不一定是珍饈百味,「珠璣小館宴」部份菜式不外乎是家常小菜,劉晉說:「菜式用的食材大多不名貴,一般可在街市找到,賣的反而是江老師的傳統巧手。」惟部份食材現已難尋,像杏林春滿的「春」原指鵪鶉之「鶉」,是「炒鵪鶉鬆」加上南杏仁而得名,但現今鵪鶉難尋,留家廚房已用乳鴿取代。難怪在江獻珠著作中,多次表現對食材今不如昔的欷歔,像菊花黃魚羹的野生黃花魚(珠璣小館宴是魚雲羹)、江南百花雞的河蝦等現已消失,老雞不老,魚沒魚味,不禁慨嘆粵菜漸漸失去原有風味。

【珠璣小館宴 九個菜九個故事】

太史戈渣

據說,戈渣是源於北方叫鍋炸的甜點,傳至南方後,江太史改良成鹹點,以金華火腿及老雞熬成上湯,混入蛋白定形成糕狀,加入雞子提味,最後以文武火炸成。而留家廚房做的是太史守戒後不加入雞子的版本。此菜做法複雜,所以幾近失傳。
「我只想告訴讀者這是我家的做法,外面的和我家的若有甚麼偏差,大可不必冠以江太史甚麼的。如果真的依照我家方法複製又做法正宗而得以流傳,那就是我江家家門之幸。」

炒桂花素翅

在人人提倡環保保育的時代,江獻珠已率先用仿翅代替魚翅。此菜的做法是將煨好的素翅,加入銀芽、蛋去炒,難度是將雞蛋推成「桂花粒」,細看下如炒飯般鬆散。
「我久已不買魚翅,也不會在家外點吃魚翅,我倒是很喜歡用仿翅,絕對不是因為難捨魚翅而要找代用品,而是當正它是一種新興的好食材。」

菊花魚雲羹

菊花魚雲羹是昔日酒家按時更換的「四和菜」之一,「和菜」是較尋常的小菜,而另有「兩熱葷」,則是比較名貴的菜餚。有說此羹是太史五蛇羹的魚雲版本,將大魚頭拆肉,沒半根骨;把雞絲、竹筍及冬菇等配料切成幼絲,再放入新加坡大白菊。原版本是加入上湯,留家廚房轉用魚湯,入口質感更滑。
「家中種有大白菊,隨時可採來用,魚羹盛在蛇鍋中,下燒火酒燈,菊花和魚羹混和一起,清香撲鼻,別有一番風味。」

江南百花雞

這是出自廣州文園酒家的名菜,但隨着社會步伐急劇邁進,傳統事物快速消失,正宗江南百花雞的做法也成爭議,百花餡的質素日趨下降,能吃到味鮮爽脆的百花菜式,再也不易。
「原材料已不如往日,以前是用生剝鮮河蝦,香港不產河蝦,只能以海蝦代替。適用的蝦一次比一次難買。說來誇張,我住在沙田,卻要到鴨脷洲才可買到。」

杏林春滿

這道菜有一個漂亮的名字,「杏」是南杏仁,「春」是鵪鶉之「鶉」,即「炒鵪鶉鬆」加上南杏仁,因而得名。因鵪鶉現已難尋,留家廚房改用乳鴿。將鴿、豬肉及冬菇等切成鬆,是一道很考刀功的菜式。
「炒「鬆」是我的看家本領,不論精粗,我都親力親為。把食材切鬆,也有不同層次:蠔豉鬆、鴿鬆、鵪鶉鬆宜精細;雞鬆、肉鬆需切較大,蝦鬆則要更大。」

三豉蒸斑球

三豉即是麵豉、豆豉和欖豉,江獻珠說將三種調味料混在一起特別惹味,但現今普遍人卻不知其美味。用三豉除了可蒸石斑腩外,較廉宜的烏頭魚、鯇魚、鯪魚、大魚頭亦無不可。
「編輯問我三豉之中的欖豉是甚麼,可否加以介紹。當時我很詫異,以前最普通不過的調味料,原來現在年輕的一輩卻多數不知為何物。」

腿汁芥菜

原始的浸菜在食客要求多變的時代,除上湯外,江獻珠認為加些火腿絲,已十分令人滿意,絲絲鹹香的金華火腿,有畫龍點睛作用。
「我們特別選出這個食譜,是想一再說明粵廚加鹼漂菜保青的陋習,一世紀以來仍然『奉行』不貳。芥菜和火腿,本來就是天衣無縫的配搭,何用如此經營呢?」

鮮菇辦伊麵

這是粵菜傳統的「單尾」菜式,辦麵即是拌麵,在煮好的麵上加一個芡。江獻珠刻意將寬條生麵轉為伊麵,是希望提供煮伊麵不需用上太多油的不同方法。
「說到粉麵飯,常嫌要多用油,總覺下不了手。此食譜改用伊麵的目的是想提供比乾燒伊麵更為省油的做法。」

杏汁南瓜紫米露

這甜點是江獻珠在品嚐一頓私房菜後,靠着自己的味覺和記憶,再向師傅請教,而成功研究出來的。此菜難度不小,杏汁和南瓜比例要計算準確,紫米要做到黏黏糯糯,口感韌滑。
「我是無師承的自學煮婦,想要學做一道菜,先去翻食譜,食譜上沒有,就去偷師。」

後記

「飲食是活的,與人的一生息息相關……」訪問前,花了數小時一口氣拜讀江獻珠過往近六年的專欄,這個嫡傳食家的喜好性格、飲食原則及態度毫不保留地呈現眼前。就如她所說,飲食的確和人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,從飲食了解江獻珠的一生,感受着她對食的熱愛和執着。「以我今日的高齡,仍能隨心所欲,用不同的作料燒出記憶中的佳餚美饌,豈不是人生快事嗎?」

留家廚房

珠璣小館宴
每位$528(九道菜,十位起)(一日前預訂)
地址:灣仔軒尼詩道314-324號W square5樓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Labels

Followers

Blog Arch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