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9 March 2014

大三元燒烤宴

2013年10月29日
〈吃雞不見雞〉的蕪文惹得饞友食指大動,一連兩晚分別在陸羽和喜萬年都點了金錢雞。兩者都是肥瘦豬肉夾雞肝,製作比往昔燒臘舖的貨色精巧得多,不過為了遷就時下崇尚輕清的口味,那塊肥肉減薄了,金錢雞的甘香肥美滋味難免打了折扣,不過為了迎合市場潮流折衷一下,在商言商也亦無可厚非。
喜萬年之局除金錢雞外「招牌乳豬」固不可少,朋友更還加了一隻「不可不試」的燒鵝,滙聚起來頓成「大三元燒烤宴」。
目前正是晚造黑鬃鵝的黃金期,鵝姑仔肉嫩而帶脂量不多正是作燒鵝良材,這晚的燒鵝皮脆肉滑,味道濃郁殊為可口。區區光顧喜萬年多年,一向把注意焦點注於燒乳豬,對此雋品倒是失覺了。
廣東黑鬃鵝一年兩造,以暮春三月及深秋九月為黃金期,故知味食家都認為「清明燒鵝」及「重陽燒鵝」風味最美,一到盛暑隆冬鵝兒老了,肉韌骨硬便須以火候補救,或滷或炆藉細火慢烹之力,摧堅化柔方易入口了。
吃燒鵝正如孔聖人所言「不時不食」,一旦鵝已老了不論燒烤技術如何高妙,也難克服先天的缺陷。
區區吃燒鵝對鵝背情有獨鍾,除了愛其有骨可嚼宜於佐酒之外,這一部位的鵝肉也特別細嫩,儘管是老鵝也較為可口。013年10月28日

「蟹」蒸臭豆腐

「持螯更喜桂陰涼,潑醋擂薑喜若狂。」
又到滿城紛說大閘蟹的蟹季,朋友碰頭談天說地,也總不免以此為話題,一回談起五花八門的蟹饌,有一位寧波朋友問大家,可有聽過吃「臭蟹」這麼的一回事?
其實這「臭蟹」並非真是腐臭的螃蟹,而是臭豆腐蒸有「獨脚蟹」之稱的發芽豆,在江南是相當流行的家常妙饌。
臭豆腐是江南奇味,不少廣東人只聞其名便不敢領教,但據寧波朋友說臭豆腐旳「臭」並非指有臭味,「臭」是加工方法的稱呼,一如醉雞之「醉」,糟蛋之「糟」,是把豆腐經過發酵產生特殊風味。
香港人對臭豆腐的印象,多來自街上流動小販炸豆腐時所產生的濃烈氣味,真正吃過者為數不多,對臭豆腐根本不臭之說很難信服。
寧波朋友說家廚烹製臭豆腐,很少採用油炸多以油煎或配料蒸食。臭豆腐蒸發芽豆只是其中之一。
家常蒸臭豆腐最常用的配料是「開陽」(即香港人口中的蝦米),也有人喜歡加上金針、木耳,蒸出來別有幽香,絲毫不臭。
臭豆腐配雪菜、毛豆子而蒸滋味甚雋永,但毛豆子有時令限制不如發芽豆隨時常有。
發芽豆是以蠶豆浸發至出芽味殊鮮美,故有「獨腳蟹」之稱,也從而衍生出「臭蟹」這個怪名奇菜。
2013年10月26日

吃到禾花雀了

自從禾花雀在內地也賣到幾十元一隻,香港市面已不易得見,區區去年已無緣一嘗滋味,最近友好從順德回說行情更升至七十元一隻,估道今季也亦難得有此口福了。
那天去富嘉閣午膳,「阿一真徒」李文基難掩興奮之情報喜道:「你的鄉里弄來一些禾花雀,我取六隻煲了『禾花雀臘味飯』,大家分甘同味。」
這批禾花雀相當肥壯,味也鮮美,獨惜「霜降」在即骨已轉硬,一葉知秋今年禾花雀造已近尾聲了。
禾花雀一老不但骨硬而且肉也消減,這種瘦小老雀為了掩蓋缺點,往往要靠釀入臘鴨膶腸充胖子蒙混過關。
釀禾花雀雖然可以改善外觀,但始終難掩乾枯骨硬的缺憾,故知味食家一看名堂便知是什麼一回事,不會上當。
肥嫩骨軟的上品禾花雀最妙莫如作「瓦罉焗禾花雀」,先把肥豬肉片鋪在罉底放下薑片、葱白和以薑汁酒味料醃透的禾花雀,加適量上湯上蓋焗熟,口感嫩滑,真味醇美,忒是雋品。
其次是煲飯之時,在飯面與臘味一同焗熟,風味也殊不俗。
最常見的炸禾花雀其實最不可取,因為不夠新鮮的貨色往往靠此蒙混過關。往昔保鮮條件欠佳交通不便,新鮮禾花雀不如而今那麼易得。''
2013年10月25日

菜薳.河粉.牛肉

茶友特地過座向區區訴說最近在酒樓午膳的奇逢,他叫了一碟「菜薳牛河」,碟上天下三分擺放着幾條炟熟菜薳、一團白兮兮的河粉,和一堆帶芡牛肉片,三個單元獨立門戶互不搭架;面對着這碟怪模怪樣的東西真教人啼笑皆非。
老友慨乎言之道:「有膽收一百二十八元一碟炒牛河的地方,竟然出現如此這般的怪胎真是匪夷所思,香港的『美食天堂』招牌已經岌岌可危了。」
傳統的「菜薳牛河」是炒河粉在底,而上蓋上帶芡的牛肉片和炟熟的直度菜,區區自小吃到老都是如此,何以要搞出個「三元分立」的玩意着實十分出奇。
午市生意忙又要起貨快,預先把菜炟熟,和炒好粉底已成慣例,每有熱度不足之弊,故許多人吃「炒牛河」都會指明「菜薳牛河兜亂」。
「炒牛河」雖是尋常之物,倘然用料講究,用心炒得好風味也殊不俗。
朋友是個知味食家,可惜身為股票經紀,午飯時間緊迫無法「嘆番幾味」,要吃碟頭粉麵飯已覺相當委屈,不道連吃一碟「炒牛河」也有如此出乎意表的奇逢,也難怪他愈說愈動氣,頻嘆「搵食艱難」了。
一百二十八元一碟炒粉麵是一級價錢,理應有一定水準,拋開風味高下不談,起碼也應四平八穩,怎可以鬧出如此笑話?
2013年10月22日

花膠竹笙鮮雞鍋

陸羽對戶新同樂中環店開張了。
裝潢高雅而不浮誇,置身其間舒適自在的感覺油然而生,在中環是個很難得的好去處。低調試業未作宣傳,星期天晚上也有七成上座率,足見這爿招牌的號召力不錯。
新同樂中環店雖然不設早茶,但早上十時便啟市,午市三時休息,夜市提早至五時半重開,營業至十一時。
新同樂一向被視為高消費的去處,其實豐儉由人,既有每位過萬元的六頭網鮑套餐,也有每位二百六十八元的午餐。一般點心小菜亦與中環其他名店價錢相若而已。
新同樂雖以魚翅深入人心,但近今適應潮流逐漸淡化,新店英文招牌只稱Sun Tung Lok Chinese Cuisine,不再喚作Shark's Fin Restaurant了。
這晚吃了個十分可喜的「花膠竹笙杞子鮮雞鍋」,湯味醇美帶爐上桌後加花雕,酒香馥郁倍添滋味。
這鮮雞鍋雖要三百六十元,但足供五六位之用,材料相當豐富,有上雞半隻,花膠筒份量也不少,倒是物有所值。
吃花膠筒不由想起八十年代,在海港城新同樂吃五十元一件花膠扒,是以兩頭半花膠公當中最厚的部位為之,每件足有三指合併那麼大,故而今每吃花膠筒,總是頓興「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」的唏噓。
 2013年10月21日

吃雞不見雞

一看題目相信不少讀者立即聯想到「大良野雞卷」。一塊肥豬肉、一塊瘦豬肉捲起來,蒸熟切段炸至香脆的「野雞卷」,雖與雞無關,但滋味之美不讓真用雞肉的「炸雞卷」。
「吃雞不見雞」無獨有偶,除了「野雞卷」之外更還有「鳳城金錢雞」。
傳統「金錢雞」是一塊肥豬肉、一塊瘦豬肉、一塊豬肝切成圓形,三件一組用長鐵針貫串起來燒烤,塊塊狀如金錢,故稱為「金錢雞」。
由於肥瘦豬肉與豬肝都修成圓形,有不少碎料棄之可惜,故用以製作「桂花燒腸」。
不過區區聽一位燒臘老行尊說過,原始的「金錢雞」本是由肥豬肉、雞肉與豬肝組合而成,其後因成本問題才改用豬瘦肉代替。
據他說,初入行之時廣州燒臘舖除「金錢雞」、「桂花腸」、「鴨腳包」之外,更還有「鳳眼膶」。
「鳳眼膶」是把肥豬肉藏在一大塊豬肝之內燒烤,切成薄片形似眼睛,吃來也殊甘香可口。
近年懷舊食潮興,經已淡出的「金錢雞」又有市場,一時五花八門的「新潮金錢雞」便應運而生。
與傳統版本最顯著的分別是,肥肉愈來愈薄甚至完全消失,而以食用菌代替。
豬肝也讓路給更高檔的雞肝、鴨肝、鵝肝以至法國肥鵝肝。
燒烤方法也從鐵針串燒而改為以焗爐燒焗,甚至鑊上煎焗了。
2013年10月19日

農家四寶湯

朋友作順德美食遊,飽嘗「炒牛奶」、「野鷄卷」、「四杯雞」、「均安蒸豬」、「羊額燒鵝」等經典名菜之餘,對一道不見經傳的「農家四寶湯」,更是讚不絕口。
所謂「四寶」並非什麼珍貴食材,只是鹹魚頭、大豆芽、白芋仔和水瓜,都是尋常之物,可是合而為湯不但美味可口,更別有一番鄉土風味妙韻。
大豆芽是上佳湯料,齋菜素上湯便是靠此與冬菇腳熬成,也是「農家四寶湯」的主要鮮味來源。
鹹魚頭雖然骨多肉少,卻是味道豐厚,鹹香滋味非常可口。煎香了配合瓜菜滾湯,頗有家常風味佳趣。
白芋仔軟滑柔膩且帶濃濃的芋香,與鹹魚頭的鹹香相輔相成,更有一股妙不可言的滋味。
水瓜的正式名稱為「棒種絲瓜」,是「稜角絲瓜」的近親,味道清淡而軟滑可口,爽滑的口感與白芋仔的柔膩相映成趣,分外可喜。順德農家每把它成雙作對滾湯,自有淡中滋味長之美。
區區多年前在順德吃過風味不凡的「水瓜白芋仔石螺粥」,不但滋味鮮美質感豐富,那一新口味的配搭更教區區大開眼界,上了鄉土飲食文化一課。
美食之道不論食材貴賤精粗,但求美味適口,吃得好不是富貴人家的專利,草根階層也自有不少美食之道的智慧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Labels

Followers

Blog Arch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