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9 September 2013

老派滬菜

2013年3月9日
久未到台灣,終有機會一行,便約友人吃頓飯。愛食鬼李昂道:「最近賣了兩幅畫,我請。」原來一幅王雪濤、一幅李可染,拍了好幾百萬元人民幣。
好熱鬧的晚飯,舒國治夫婦、林文義、曾郁雯、方梓、向陽、許悔之、朱振藩……來了,都是寫作界中人。
同樣熱鬧的是飯菜。宴設永和的馮記上海小館,吃了逾十道菜,還以為到了尾聲,哪知一道道新菜又送上來了,不算生果盤和甜品,一共吃了十七道菜。
油麵筋塞肉、鹹菜燒鱖魚、烤菜、甜豆燒魚圓、鮝烤肉……都是江浙一帶的菜式;也混合了一些本地風味,像蒸「處女蟹」、炒鮑魚絲等。
菜的份量不少,好像土雞湯翅,好大一窩,多一倍人都吃不完。
有好幾道菜都吃得滿意,最喜愛的是炸冬筍,炸過的冬筍減少了水分,味道更濃縮集中,吃起來清甜鬆脆。炒鮑魚絲還混合了炸珧柱、小鮮蠔、豆芽,味道很鮮而口感豐富;蝦子大烏參也見功夫,葱和蝦子熬出來的汁味道渾厚,烏參嚼起來綿中帶勁;蘿蔔絲酥餅在香港吃到的早已精緻化了,失去了原始風味──這裏做出來卻是像包子那樣半圓形的一個,是焗而非炸出來的,其皮香脆而不油,饀料鮮而多汁。菜式那麼多,不可能每款都精,譬如說,熗蟹和蒸處女蟹、紅燒東星斑都非我所喜,這是食材本身質素欠佳也。此外,對鮝烤肉期望也高,但那豬肉的肉味卻不足。
此店的菜牌很大,老闆馮兆霖好像五十歲還不到,懂做的菜卻很多,而且頗具昔日滬菜神韻。他說,一九四九年前有些江浙廚師到台灣工作,政局驟變,他們回不去了,還來了些新的廚師。馮先生十多歲出身,就是跟這些老廚師學藝。所以此店像香港一些老上海館子,做的是跟今天上海有分別的滬菜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Labels

Followers

Blog Arch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