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11 September 2013

暮春小炒

2013年4月5日
珠三角一帶每屆暮春都流行以藠菜、切菜炒肉絲,一般稱為「家鄉小炒」或「拜山菜」。「藠」通常誤寫成「蕎」其實是誤把馮京作馬涼,但流行已久儼然經已習非成是了。
藠菜、切菜炒肉絲是很普通的家常小菜,雖然談不上有什麼過人魅力,倒也相當爽脆可喜,據老人家說清明以炒藠拜祭祖先寓意「有轎迎送先人」之意。
藠菜以近頭一段為佳,尾端口感粗韌,故只宜取頭兩三度為限,切菜是醃鹹蘿蔔絲,往往帶沙非小心浸洗清理不可,兩者配合肉絲來炒,倒也不失為相當不錯佐飯小菜。
區區頗愛吃藠菜,那肥嫩爽脆的藠頭尤其可喜,只取頭二度,加荷蘭豆、甜菜脯炒燒腩片,不論色香味都遠勝傳統的「拜山菜」。
珠三角一帶雖然比較富饒,但農村生活儉樸,食用以魚蔬為主較少吃肉,每年清明拜過「太公山」男丁人人分得一份豬肉,正好作「拜山菜」祭祖兼一家大小打牙祭分甘同味。
往昔農村家庭人口多,大鑊飯菜式無多,更以能佐飯為優先考慮,各種各式的鹹菜便成為大受重用的配料。
敝鄉順德的名產食材中鹹菜頭佔其三:桂洲江南正種頭菜,均安大頭菜與荷塘沖菜,鹽醃蘿蔔絲製成的切菜,風味與此相距甚遠,所以受重用大抵乃因價廉之故。倘以正菜、大頭菜、沖菜切絲炒藠,風味定當凌駕切菜之上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Labels

Followers

Blog Arch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