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14 January 2015

壽司逸話

2014年12月10日

世界風 馬挺.東京

壽司奉神 壽司逸話之十三


「Sishi」在江戶(東京)多寫做「鮨」;在大坂(大阪)寫為「鮓」,而在京都則用「壽司」二字。這是因為壽司是要上貢朝廷、供奉神祇的,就選了吉祥的諧音字。京都的鴨下神社,曾是朝廷的守護神。昔日在全國有六十個莊園,稱禦厨。位於滋賀縣琵琶湖畔的神田神社,就是其中之一。同時,神田神社從鴨下神社得到了漁業和興業權,以發展地方經濟,每年都要向鴨下神社供奉當地特產鮒壽司(見本欄之一,9月17日)。直至現在,每年5月,當地就將活鮒魚和鮒壽司裝箱,插上綠葉,由穿着白衣的神祇人員抬着,穿街過巷,一路送往京都,奉祭於鴨下神社。

京都的下京區,有一家京都風味料理「櫻田」,門上掛着一個長刀鉾護符。每年祭典季節來臨,櫻田店就要做一種糉子壽司:用生的鯛魚片,鋪在京風的醋米飯上,再用葦葉包成。其形狀很像京都祇園祭的標誌長刀鉾,還要貼上寫有「蘇民將來子孫也」的護符 —— 茅之輪守。

傳說日本的古代神祇素戔男尊(牛頭天王),是京都八阪神社的禦祭神。他在旅途中向「將來」兄弟借宿。富有的哥哥巨旦將來拒絕了,而貧窮的蘇民將來卻用粟米飯款待他。他很感激,就送給蘇民將來一個可以免除疫病的護身符。每逢祇園祭的最後一天,7月31日,八阪神社都要舉行「夏越祭」,祭祀蘇民將來,分發護符茅之輪守,讓人們得以躲避瘟疫。

中村屋,是京都鞠小路上一家由夫婦經營的小小壽司店。但在店裏吃不到壽司,只供預約外賣。品種只不過是最普通的稻荷壽司和河童卷。稻荷壽司就是把炸豆腐皮,再煮過,包上米飯,河童卷也只是用紫菜、米飯包上黃瓜條。稻荷壽司的由來,在本欄之二(9月24日)中已經提到。河童卷則是因日本傳說中的妖怪河童喜食黃瓜而得名。

他們的壽司不為上大枱面,而只是提供給演劇配角或劇場幕後人員,在繁忙之中,順手抓一個就吃的。沒有魚腥味,也不必擔心蘸醬油會弄髒了戲裝。夫婦甘願讓自己的壽司當「配角」,但最大的稻荷神社,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,每逢舉行植田祭,卻要訂中村屋的壽司。

在和歌山縣南部,古座川上游,河水清澈見底。每年6月釣香魚(鮎魚)開禁,只有六十多戶的平丼村,男女老少,一夜之間,都成了釣香魚的姜太公。

剛開禁後的香魚,沒有淡水魚的腥味,皮薄肉嫩,做「姿壽司」最為合適。剖開洗淨的香魚,用鹽和醋暴醃一下,墊上紫蘇綠葉,放上大團醋米飯,用竹篦子卷好,還原成香魚的樣子,就是當地特產的香魚「姿壽司」。

這裏的人們認為,香魚是河神的恩賜。所以香魚姿壽司,都被米飯塞得胖胖乎乎、威風凜凜的。

2014年12月17日

世界風 馬挺.東京

加州壽司 壽司逸話之十四


吃壽司最好從河童卷 —— 紫菜、米飯卷黃瓜 —— 啟蒙。

當初壽司傳到美國,卻不太受歡迎。一是不慣生食魚介,再就是看到外層黑黑的紫菜,美國人就倒了胃口。六十年代,西海岸的壽司師傅將壽司反過來卷:用口感類似魚肉的牛油果,加上罐頭蟹肉,用紫菜卷好,再把米飯包在最外邊。這種被稱為「加利福尼亞卷」的壽司,一下子風靡美國。現在到日本銀座一家壽司吧,還可以回味這種「加州卷」。

在加利福尼亞卷的基礎上,壽司師傅又逐漸把各種生魚介,逐漸添加到米飯上,就成了「彩虹卷」。但彩虹卷的源頭,又可以上溯到日本的手綱壽司:把魚蝦包在米飯外邊,像一根漂亮的馬繮。

西洋人愛吃三明治,日本也有「三明治」壽司。在大阪的「船場」有一種用盒子壓成的「箱壽司」,被譽為兩寸六分的懷石料理(最高級的日本料理)。箱壽司很重視材料的事前準備。比如烤糯鰻,就要壓上重物,防止扭曲。烤完還需用木槌敲平。配色也很重要:白魚配紅蝦,再加上金黃的雞蛋餅、褐色的海帶……按尺寸切好,與米飯分層放入兩寸六見方的盒子內。上下敲緊後,再一切三,掉轉方向拼好。側面是一層層米飯夾着魚介,上面看去,就是滿盤的馬賽克。日本料理要用眼睛吃,果然不假。

在日本本州最南端的潮岬一帶,每家都有祖傳做「押壽司」的盒子。這裏是在米飯之間,夾上當地的各種魚類和蔬菜,上下鋪上野草莓的葉子,入盒壓緊後,再打開切塊,就是押壽司了。

樹葉用於壽司,不但可以吸收壽司材料的多餘水分,還有消毒的作用。有的地方,就乾脆用葉子包壽司。比如在和歌山縣和三重縣之間的熊野地方,山林茂密,當地人就按不同的材料,採摘不同的樹葉來包壽司。而在海邊,人們就把打上來的各種魚和海草,煮熟,再用一種大綠葉包成壽司。前幾天,看到一則壽司廣告,才知道,熊野的葉壽司,就是用醃製的芥菜葉子,包上醋米飯。實際上與飯糰子沒有什麼兩樣,但卻是當地的名產。

京都的日本傳統文化保留得很好,在街上常常可以看到舞伎急急忙忙地趕去各種宴會。她們不但化妝時,嘴要畫得小,吃起東西來,也不便張大嘴,這樣才能顯得文雅得體。應運而生的就是「豆壽司」,意思就是小得像蠶豆,一口就可以吃下去。豆壽司不但小,還要做得很可愛。比如用紅蝦捏成兔子模樣;用雪裏蕻包出一節竹子;金槍魚片要切成一條小魚的樣子,還要點上金色的眼睛……這就可以在舞伎和客人之間引出話題,云云。

在和歌山市,有一種用葦葉包的鯖壽司,卻只有在拉麵店才有。到這裏來的客人,一般都要一邊吃麵一邊吃這種葉壽司。

2014年12月24日

世界風 馬挺.東京

投球壽司 壽司逸話之十五


吃壽司,不要擺闊氣。

一個有名演員, 第一次到某家壽司店,坐下就點「拖羅」(金槍魚最好也是最貴的部位),然後還是拖羅、拖羅、拖羅……吃到最後。壽司師傅不知道他是為了來顯示有錢,還是想讓人知道他知道拖羅最好吃?

還有一種吃法,是我在大陸看到的。十一個吧枱座,預訂了五個,晚了近一個鐘頭才到。跟服務員點了單,幾個人就在那裏談生意,還拿出資料指指劃劃。一貫貫的壽司,就像猪八戒吃人參果,塞在嘴裏。一頓壽司,連吧枱裏的師傅都沒有看一眼,結了賬就呼嘯而去。

不是說吃工作餐不可以。但到壽司店就要明白壽司店是賣什麼的。壽司店是做聊天買賣的。當然這是指坐吧枱。這裏的聊天,不一定光是語言。師傅是用他的作品 —— 一貫貫的壽司 —— 來與你交流。你不說話,他也可以從你的各種反應來獲取反饋,觀察你的滿足度。壽司擺在面前了,你還在和夥伴一個勁兒聊天,師傅就會擔心,你品嘗不到壽司的最好狀態。你可能覺得壽司師傅只是悶頭在那裏捏壽司,但實際上是一直在察言觀色的:你是否從他的壽司中得到了享受;是否感覺到了他所希望你得到的享受。

所以,商談工作也好,久別重逢也好,請客還情也好,呼朋引類也好,與女友拍拖也好,一定要吃壽司的話,最好上餐桌,或「座敷」(榻榻米房間)。如果不是只有吧枱的高級小店,那除了主廚照顧吧枱,還有幾位副手專門供應餐桌和座敷。壽司由夥計端上來,師傅和客人沒有直接的接觸,也就無從擔心了。

語言交流,也要有分寸:熟客可以海闊天空,不是太熟的,最好是圍繞壽司:談你的感受。這是對師傅所費心思的一種報償,也可以讓師傅驗證是否達到了他所追求效果。光說一句「好吃」,也是可以的。當然,請師傅推薦有什麼新鮮魚介,少見的種類,也是話題之一。而且往往可從中得到不少知識 —— 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的話。

談話聊天,從客人的角度看,可能很輕鬆,但壽司師傅往往是有一種不外露的緊張感的。日語稱「投球」。點單、提問、聊天,都被看作是客人投過來的「球」,如何接應,再把球投回去,就是師傅的本事了。

懂吃壽司的人,到一家新店,往往先點小鰭。這是江戶前壽司的代表作。因為小鰭保鮮很難,事前用醋和鹽醃製的時間等等,對味道口感的影響很大,是評判壽司師傅技藝最適合的魚種。但吃到最後點小鰭,這裏就暗含着客人的「狡猾」:拿開頭的魚類來結尾,看你師傅能變出什麼花樣來?本欄之十(11月19日)中介紹的北京K師傅的「答案」,就非常精采。

壽司,要吃到這種「明爭暗鬥」的境地,才算吃出味道來了。

2014年12月31日

世界風 馬挺.東京

金槍十吃 壽司逸話之十六


金槍魚是評判壽司店水平的標尺。

用於壽司的金槍魚,往往是赤身和中、大沱羅。但金槍魚還有很多部位,在一般店裏是吃不到的。

把切掉魚頭的金槍魚,尾巴朝上,背鰭在左,想像成「圭」字。自上而下,左邊的空白部分是背下、背中、背上;右邊是腹下、腹中、腹上。用於壽司的好吃部位基本集中在腹上。橫斷面上接近中心魚骨部分的就是赤身(有一塊醬紫色的「血和」不能吃);其外是中沱羅;魚肚子就是大沱羅了。

赤身呈深紅色,量最多,一般也最便宜。但其中有一處兩指寬,不足十公分的部分,用醬汁稍浸,入口會有金槍魚的香氣繚繞。這部位只有壽司能人,會用指尖觸摸找到。差一個指頭,就是另一種味道了。是為一吃。

二吃中沱羅。中沱羅在赤身和大沱羅之間。顔色從赤紅向粉紅過度。哪一頭先入嘴,口感就接近哪邊的肉質。近朱者赤啊。三且按下不表。四吃為背沱羅。也就是「圭」字的左下,背鰭之下部分。量少而有筋,不好處理。但只有此處才可以嘗到一種清爽的脂感和香甜。五吃「大沱羅中的大沱羅」,魚肚中最靠近尾巴的部分,又稱「砂擦」。一條金槍魚中,僅能取出夠做十貫壽司的砂擦。是油脂和香氣最集中的部位,好像能感到海風潮汐的味道。

六吃頭後背部的「腦天」,也就是「圭」一竪最下邊部分。與背沱羅相接,香氣和脂感要更明顯。但去掉一層層的筋片,卻很要手藝。不去筋,則可熏製,看上去像烤肉。切片捏成壽司,魚香加上煙熏味,可謂絕妙。再到頭部,在眼睛後方尋找「顳」,位置相當於人的太陽穴附近。當然每條金槍魚只有兩塊,而且因筋多,真正能吃的部分很少。但卻是金槍魚中少有的味濃而有嚼勁部位。是為七。八吃為鰭下,也就是側鰭的下部,魚肢體動作最頻繁的部位。但由於筋密肉少,對於熟手也是難題。一條二百多公斤的金槍魚,能取出夠做十貫壽司的,就算不錯了。看上去像赤身,但柔嫩味香,入口數秒,就會化在口中。

雞蛋餅在壽司中是必不可少的。但用來配金槍魚赤身的卻不多。九吃海苔卷金槍魚、雞蛋餅。要點是拌上薑絲。因為多用剩料,只供後台職工自己吃,極少饗客。最後是湯,稱「葱鮪汁」。顧名思義,赤身加葱段,稍加醬油,煮成湯,以清淡取勝。

學校附近有一家小壽司店。中午有幾種生魚套餐。有一種一天限量只供應一份的,稱 kama。一問才知是金槍魚的鰓和側鰭之間部分。因很難取出,一般的店不供應。用於壽司,就是上文按下的「三吃」:kama 沱羅。脂感似大沱羅,但又清爽不膩,入口即化。

我去了幾次,都未能吃到。最近這家店午餐停了。

遺憾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Labels

Followers

Blog Archive